您的购物车是空的,快去添加商品吧
OK的家长们:
你们好!我是贾云海!
在过去的几天,北京疫情的反扑牵动人心。
随着确诊病例连日新增,全市中小学再次停课,市教委也发了通知:下学期要做好线上线下双重学习的准备。
年前寒假直通暑假,这次的“双重学习”,很多网友都调侃,接下来是不是要从暑假直通寒假了。
对家长来说,这意味着什么呢?
之前,家长们也许觉得,“停课不停学”只是一种短暂的应急措施,总会抱着“再坚持一下就开学了”的侥幸心理。
但是,像北京这种情况,假如抗疫成了常态,在家学习的战线拉长,家长和孩子们,是否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呢?
一
家长们可以先回想下,在上一波居家学习中,自己被孩子逼到原地崩溃的那些瞬间。
其实,在之前的来信《“等开学就好了!” 真的会好吗?》,我也给大家反复分析了,孩子们出现的学习百态,往往不是因为孩子有问题,也不是课有问题,本质还是人和内容的匹配上出了问题,同样的知识被传递后,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效掌握。
与此同时,这也暴露了孩子在应对不确定事件时的能力不足。
一直以来,我们课堂上教给孩子的,都是明确的知识和道理;课堂外,家长们尽最大努力来营造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。孩子的成长,在可量化、标准化的程式规范下被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然而,当疫情来临,以前的秩序与步调都被打乱了,面对各种不确定情况时,孩子们似乎欠缺应对的能力。
所以,如果疫情长期伴随,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学习、更好的应对,是当下每个家长都必须思考的事情。
这里,我给家长和孩子们两点建议:守住底线,开放空间。
二
底线,是人做事的基本规范和必要条件。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“六保六稳”,“六保”就是一个底线,只有全面落实了“六保”,守住这条底线,才能争取更好的“六稳”结果。
那么,在孩子的学习中,我们要注意的底线是什么?
就像恰当的阳光、空气、雨露是维持一个生态圈稳定运转的底线一样,对孩子来说,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、内容、方式方法,就是保证孩子不断提升学习水平的底线。
如果孩子能守住这条底线不动摇,我们想象一下,孩子在家学习时,会发生什么变化。
原来,孩子是从线下转到线上被“满堂灌”,配合着老师的进度走,学到的和该学的不对版,学起来又被动、效率又低;
现在,孩子能针对自己的漏洞,学习匹配的内容,掌握适合的方法,在关键处不断巩固练习。孩子学得是适合自己的知识,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未知,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和能力。
那么,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,把这条底线落实呢?
今天,数据技术和智能化工具在学习中的应用,让孩子能更高效、便捷地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。
基于孩子整个学习流程收集的学习数据,孩子的个人学情被具象化的显示出来。这样,孩子就能找到自己难以突破的薄弱环节。
在不同的知识点上,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,智能化的学习工具会推送相应的学习内容。
甚至通过成组的学习数据,老师能判断孩子出错的原因,如果是思维上没转过弯,通过学法点拨,帮孩子搭起解决问题的一套思维路径。
这时候,明确了孩子的学习目标、内容、方式方法,这也是智慧学习下我们常说的,让孩子找到拐点、进入学习区、掌握学法并刻意练习,最后熟练掌握。
所以啊,有效的数据、先进的工具是夯实底线的支撑。那么,家长们就要学会借助科技工具,来帮助孩子更好的落实这条底线。
三
再来说开放空间。
还拿“六保六稳”这个方针政策来说,当我们守住了“六保”这个底线,也就保证了“六稳”的一个发展空间。
孩子的学习也一样,如果孩子能坚持底线思维,学习效率提高了,学有余力了,也就为自己赢得了更多自主的空间。
这样的话,孩子就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,在探索中应变,提升自己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。
那么,家长要做的,就是在底线之上,开放空间,也就是给足孩子自由、自主、个性发展的空间。
要做到真正的“开放空间”,家长们要允许孩子“自由生长”。
让孩子自己来判断、选择,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可以适当引导,也可以静待花开,但不能控制和约束,不能权衡利弊后让孩子“选择”自己确定的方向,要在确保底线的基础上尊重孩子,做开放更多空间的引导者。
其次,家长们要去引导孩子“个性生长”。
很多家长会说,孩子有了足够的空间去探索,但他自己的选择总是很随机,比如说,今天想学画画,明天要弹钢琴,后天又喜欢上了游泳。
兴趣点太多,其实意味着孩子感兴趣的不是这件事本身,而是其中的“社交、玩”等等因素。
那么家长该如何区分呢?
实际上,每个人早期的兴趣都是脆弱模糊的,心理学中有一个“50小时法则”,说的是人在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时,最初的50个小时是容易放弃的。熬过了这50个小时,就有可能坚持到最后。
家长们可以参考这条法则,如果孩子能坚持50个小时以上,再给孩子上一些难度测试,比如喜欢舞蹈,愿不愿意压腿,喜欢弹琴,能不能坚持做重复练习,来测试孩子在某个兴趣上的真实性。如果孩子愿意花上好几个小时练习钢琴,愿意牺牲出游的机会在画室里画画,就可以说,这是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。
这时候,家长再给孩子提供相应机会去刻意训练,让孩子的潜能被最大限度调动起来,有足够的空间发展出自己的绝对竞争力,以不变的能力,来对抗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。
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给家长们的内容。
不管是疫情的风险,还是科技对社会变革的冲击,没有人能规避这些不确定性事件。最好的方式,就是去完善自己的体系,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,开放空间,提高自己发现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让孩子未来不管面对什么挑战,都能游刃有余。
这也是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中,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具备的一个认知。